寧夏加強環境監管能力,“十一五”期間增設備儀器3000臺
記者日前從寧夏回族自治區環保廳了解到,“十一五”期間,寧夏共投入各類環保能力建設資金_過2.8億元,其中_環保專項資金兩億多元,寧夏地方投入近8000萬元,先后建成自治區環境預警應急中心、自治區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城市放射性廢物庫等重要的環境基礎設施?! ?br /> 據了解,“十一五”期間,寧夏共增加環境執法車輛110余輛、各類環保設備儀器近3000臺(套)。建成19個城市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和1個農村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并實現了全區聯網,定期向社會公布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啟動了平羅、同心等11個縣級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建設。完成了黃河寧夏段出入境水質自動監測、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及環保重點城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分析特定項目監測能力建設,沙塵暴、酸沉降監測網建設。配備了應急監測車輛12臺,顯著提升了環境突發事件應急監測能力。
同時,在銀川、中衛、固原3市分別建成1個標準型、兩個基本型輻射環境連續自動監測子站;建成了6個污染源監控中心,開通了自治區及各市縣“12369”環保舉報熱線。覆蓋全區的重點污染源監控和環保舉報網絡初步形成,全區環境監管能力大幅提升。